top of page

生死神學 ── 基督教死後生命觀的迷思

Updated: Feb 14, 2022

羅永光博士(香港信義宗神學院教授)

死亡是每一個人都關心的問題,是人類每一天的經歷,卻沒有人能為自己的死亡作見證。正如古希臘哲人伊壁鳩魯(Ἐπίκουρος)所言:「…當我們活著時,死亡並不存在;當死亡臨到時,我們已經不再活著。」這麼看來,死亡是否與我們無關呢?



人與其他動物不同,我們活在世上並非一種單純本能性的存在。認識生命與死亡,思考生死的意義,甚至意圖控制生命和死亡,這都是人的本性。因此,在人類具代表性的文獻中,「生命」與「死亡」的主題不斷地重複又重複的出現,並相當震撼人心。當然,在基督教的著作中也無例外。



死亡就是生命的結束【撒下十二15-23;十四14】,有如塵土歸回塵土【創三19】是舊約以色列民普遍的信念。另一方面,死亡又並非一了百了,因為有些經文提到一些人死後會去「陰間」【傳九5-10;詩六5】。陰間是與上帝隔絕的地方【詩八十八3-5】;然而,上帝又是陰間的主人,縱使身處陰間也不能躲避上帝【詩一三九7-8】。〈但以理書〉則記載了死人復活,受審判,但死亡會被毀滅,那就是上帝的勝利【但十二2】。


在新約,無論是說生或說死都完全取決在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身上。他自己說到「我就是生命」【約十四6】,「死人要聽見上帝兒子的聲音,聽見的人就要活了」【約五25】;「人若遵守我的道,就永遠不經歷死亡」【約八51】等等。而保羅作品中有關生與死的論述更構成了教會救贖論的基礎要理。包括:

  • 論罪 「罪的工價乃是死」【羅六23】;

  • 論救恩 「…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,死又從罪來;…因一人的過犯,眾人都死了,…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,…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他們生命中掌權…被稱義而得生命了」【羅五12-18】;

  • 論洗禮 「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,和他一同埋葬,…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人中復活一樣。也將經歷與他一樣的復活。」【羅六4-5】

  • 論末世 「既然我們信耶穌死了,復活了,那些已經在耶穌裏睡了的人,上帝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。…然後我們這些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,在空中與主相會。…和主永遠同在。」【帖前四14-17】


以上的經文已經夠我們頭痛了,因為經文出自不同作者,帶著不同的關注,產生於不同處境,為死亡下了不同的定義。雖然教會都根據以上的記載教導信徒,設定教義,我們卻無法依據這些經文揭開死亡的面紗,清楚地見到死亡的真相。所謂沒有生則沒有死,那麼,我們還是從生命的根源開始吧。


我們說,生命是從上帝而來,是上帝創造了我們的生命。這意味著:人不是生命開始的主人,也不是生命終結的主人。換言之,即使我們統治了世界,我們也無法主宰自己。然而,人類的矛盾是,我們無法擺脫心底裏那「自我主宰」的欲望。因為我們不但想知道自己的未來,更要掌握未來。為了確保自己,我們便要控制外在世界,這正是我們對死亡的恐懼的反映。



死亡並不屬於生命,但對死亡的恐懼卻是人類獨有的生命特徵。一切生命的開始都以死亡結束,換言之,生命就是邁向死亡的生命;再者,我們對死亡知識的發掘,及對死亡恐懼的感覺都只會發生在我們有生之年,或許從「邁向死亡的生命」這個概念探討死亡對生命的意義會更能豐富我們對上帝的信仰。「邁向死亡的生命」對很多喜愛哲學的人來說並非陌生的概念,因為它出自海德格的名著《存在與時間》(Martin Heidegger, Sein und Zeit, 英譯Being and Time)。原文是Sein-zum-Tode,中譯為「向死而生」,英譯為Being-toward-death。海德格的「向死而生」的想法,是對死亡的一種積極態度,是生存的一種方式。他並不像伊壁鳩魯那樣否認死亡給予我們造成的恐懼,而他認為更為重要的是,人不單活在時間當中,他的存在就是「時間」,人的存在與時間一致。正因如此,人的存在就是「向死而生」。他認為「死亡」與「作為人」是密切相關的。海德格主張,通過對死亡的了解,人們才能獲得他們的個人存在,即他們的「真實性」。通過意識認識到死亡,他便有面對死亡的勇氣,他可以從非個人的、集體的群眾存在中解脫出來,成為一個真實的自我。為了征服死亡,並獲得「人的存有」(Personsein/Being a person),人必須接受死亡。


海德格對塵世生命必死的積極態度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弱死亡的威脅,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的生活更輕鬆。因為如果死亡是我們個體存在的先決條件,我們就不需要再害怕了。但聖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深刻、更清晰的解釋:「…凡要救自己生命的,必喪失生命;凡為我(耶穌)和福音喪失生命的,必救自己的生命。」。【可八35】


耶穌的這些話讓我們看到了正確的生死觀。為耶穌和福音的緣故而失去的生命,必可重新獲得。在這裏耶穌指出的不單是海德格所說的「向死而生」的生存態度,更說明了死亡的意義是反過來的「藉死得生」(Tod-zum-Sein/Death-to-being)。上帝所創造的人——阿當——是好的,他活在上帝裏不用接受死亡,是具原初位格(original person)的真人(true human)。但隨著墮落,阿當與上帝這原初的關係完全毀滅了,他的原初位格消失了,不再是上帝眼中的真人(true human),而變成了在墮落世界中的真人(real person)。耶穌的死使人這與上帝的原初關係再次成為可能。保羅在羅馬書中清楚地描述,基督的死就是那些相信他的人的死,這死給予了他們活在新生命中的力量。這種新的生命在肉身死後繼續與上帝相交,因此消除了他們對死亡的恐懼,因為死亡只是通往與上帝完美相交的通道。上帝所要的死,是要能引領我們進入真生命的死。相對於海德格,他強調的是讓死亡意識決定人的生命;對於基督徒來說,死亡已經被耶穌的死克服了,因此,基督徒不但不懼怕死亡,死亡甚至成為了基督徒的盼望。


我們基督徒對死亡的問題有答案了嗎?以上的解說能否代表基督教回答生死的問題呢?恐怕不能。因為我們仍然未能完全認識或掌握死亡。否則,在教義上便不會有不同的主張;在神學上也不會有繼續的討論和研究。死亡永遠是我們無法參透的奧秘,卻給予我們在科學、文學、藝術、音樂、哲學,甚至神學等等的領域上有無限的空間作探索和研究,甚至製作出富創意的作品。從這個角度看,死亡並沒有摧毁我們的生命,反之,它使我們的生命更豐富。

1,067 views0 comments

Related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